每日观点:犯罪心理学:人为什么会犯罪?
来源:创新与心理成长.     时间:2022-09-10 15:31:20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研究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即从心理活动方面,探索犯罪原因的学科。从犯罪心理学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可以区分为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和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其中包括犯罪人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等等。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则不仅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而且研究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以及被害者、证人、诉讼过程中司法人员的心理和罪犯改造过程中的心理。”

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97年奥地利犯罪学家汉斯·格罗斯完成的《犯罪心理学》。

我国的犯罪心理学是从1980年开始以青少年犯罪为切入逐步发展。主要分为犯罪心理分析和犯罪心理对策。是为了研究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为揭露、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更有效的预防犯罪。


(相关资料图)

01

犯罪的精神分析说

1)侵犯性说

人含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一旦被激活发挥出的能量是很大的,是完全非理性的。

2)性冲动说

性冲动是违法犯罪心理产生的唯一根源,是一切违法犯罪的原动力。

3)权欲说

强调自尊和自卑,认为违法犯罪就是特定时间为了克服自卑感而产生的过度补偿的结果。我们要相互尊重,如果执法过程中缺乏尊重的话,被执法人即使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也会产生情绪上的抵抗。

02

潜意识动机和自我防御机制

一位28岁的男子佩雷兹于成年阶段不断地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并且改造的效果也很差。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与希利分析认为他是在一个极端溺爱的环境下成长的,成长时有依赖感(称为口唇期的固着)而在他上学时周围的同学并不会溺爱他,加之他的哥哥于学校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故而他的意识当中产生了自卑。这种自卑会进一步的引发嫉妒和敌意(冲突来源)。

发生攻击行为之后会让他产生一种规则之内的罪恶感和自我惩罚从而引发神经症性的恐惧。这让他想去改变但因为过去的依赖感过于强他害怕去改变。而与别人发生冲突行为会不断强化他的嫉妒和怨恨同时也会强化他的自卑感。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恐惧感导致退行性的强化(因为年幼时他的行为是被允许的,故而他想象自己处于一种年幼的状态来降低他的恐惧感)犯罪行为就是于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夸张表现。为了维持自己心里的平衡,通过和别人发生冲突来减弱自己的自卑感。

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犯罪都是为了减弱心中的自卑感通过疯狂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注意。内心越自卑,外部的表现就越狂妄,这是一种弥补。

03

精神冲突

为了说明精神冲突关系,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示意图介绍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与生俱来的那部分,自我:现实中的我,超我:理想状态的我。

本我执行的是及时快乐原则,自我执行的是现实原则即我能不能做这件事,超我执行的是尽善尽美的原则,道德自律性。自我要面对本我,超我,和外部环境,并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其中有我们能觉知的(意识)有我们不能觉知的(潜意识)。一般认为潜意识发挥的作用最大。

犯罪发生过程中可能当事人并不能察觉但结果是爆发性的,是过程慢慢累积形成的。

04

从人格成长的阶段看

艾里克森所讲的人格发展共有八阶段,其中青少年时期是不稳定的所以容易发生问题,但是如果之前的时期发展良好的话青春期就不容易出现问题(之前健康的心理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底子使他更容易的从正当渠道得到需要的认可)。

最后归纳:犯罪心理的相关元素是:潜意识动机,性本能力量,自卑与超越,人格发展与冲突(罪恶感与自我防御机制)。(责任编辑:胡晏铭)

仝兆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碍治疗、辅导咨询、大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的团体心理培训与讲座。

用心进步,快乐成长

关注:创新与心理成长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