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9月起北京医保重大变化,专家解读“个人账户调整”有何影响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22-08-21 09:36:28


(相关资料图)

受访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健康保健与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于保荣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单祺雯

北京市医保局8月19日发布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市医保局印发《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京医保发〔2022〕28号),进一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减轻职工医疗费用负担。通知明确了以下内容: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现定向使用。2022年12月1日起,个人账户可家庭共济。2022年度职工大病起付线降至30404元。2023年起,职工门诊待遇将不设封顶线,门(急)诊2万元以上按60%支付。

在这次调整中,最牵动民众神经的可能就是个人账户的变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健康保健与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于保荣教授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当前,我国职工医保是“统账结合”,个人账户由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单位为个人缴纳的医保费,30%划入个人账户,70%计入统筹账户。个人账户主要支付普通门(急)诊医疗费用和购药费用,有些地方如北京还可以取现。统筹资金被统一放到一个资金池中,如果住院,可以用此资金报销。于保荣表示,设置个人账户,是一个过渡产物。过去,老百姓看病有劳保、有公费,职工无需缴纳保险费,缺乏参保意识,当时为了建立一种能让民众乐于接受的参保缴费机制,于是通过设立个人账户的方式让缴费人有一笔灵活的资金可以自由支配,也通过积累结余的方式为年老的医疗需求做储备。“但现在的情况是,个人账户更多用来当做他用,很多人把钱取出来买了米面粮油,这完全背离了初衷。”于保荣说,医保的钱就应该用来看病,北京此次医保制度的调整也是“管理”的一种体现。个人账户被“管”起来后,看似是少了点啥,但这部分原本就主要用于支付门诊的钱,现在则可以由统筹资金报销。还同步出台了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个人账户可为配偶、父母、子女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纳费用。

今天,北京银行门口很多人排队前来取现。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银行发布《致北京市个人医保存折客户的一封信》,提醒客户9月1日前已入账到医保存折内的资金仍可随时正常支取;9月1日后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不再划入医保存折,但医保存折可作为参保绑定的委托代发银行账户,用于手工报销、二次报销等资金入账,仍需妥善保管。▲

责编:王晓晴

主编:吴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