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看点丨从“荒凉白”到“丰收金”:中科院改造盐碱地再造米粮仓
来源:中国新闻网,供稿:人民资讯     时间:2022-09-17 17:50:59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安模式”万亩核心示范区。(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中新网吉林大安9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进入9月,吉林省大安市水稻丰收在望,金色的稻田散发着阵阵清香。近一段时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梁正伟研究员带领团队坚守此地,等待为大安盐碱地万亩核心示范区水稻开镰收割,并收集关键试验数据。

大安市是吉林省西部重度盐碱化地区,20世纪,白花花的盐碱地让这里变得十分荒凉,极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因此,中国科学院在当地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碱地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率先总结提出了高效治理利用盐碱地的“大安模式”。

改良前原始地貌。(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梁正伟二十年如一日专注东北盐碱地成因、土壤和植被退化及修复机制、生态治理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盐碱地科技创新成果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中国盐碱地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梁正伟介绍,所谓“大安模式”是指“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模式,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良法包括农机、农艺、农技等生产工具与种植技术,“三良一体化”系统施策、标本兼治,三者缺一不可。

梁正伟介绍,经过长期连续研究表明,即使是重度盐碱地,经过“大安模式”3年至5年的科学改造,也可实现盐碱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转变,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据统计,中国除19亿亩耕地面积外,还有约15亿亩的盐碱地,其中近5.5亿亩具有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潜力。梁正伟对记者说,如果将其中的2亿亩盐碱地改造成亩产千斤的高标准农田,每年可增粮2000亿斤以上,可多养活5亿人口。

目前,东北除了分布着5.38亿亩广袤的黑土耕地,还有超过1.15亿亩的盐碱地,其中松嫩平原西部是中国重度苏打盐碱地的最大集中分布区,治理难度大。

梁正伟表示,中重度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恶劣,碱性强,作物难以正常生长,采用传统治理方法成本高、时间长、见效慢、产量低,严重制约盐碱地粮食产能的快速提升。三良一体化“大安模式”成本低、见效快、可持续,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些问题,并且可复制、易推广。

据了解,自2021年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实施以来,“大安模式”已在吉林省累计辐射推广70余万亩,水稻平均产量达400公斤/亩以上,他们采用酸性磷石膏改良技术路线每亩改土成本可以压缩到1000元以下,且只需一次性改良,即可多年持续利用。

水稻机插同步精准施肥作业。(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梁正伟认为,科学改造盐碱地,让盐碱地上长出高产庄稼,将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潜力非常巨大。目前,中国多地已经意识到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价值。

以吉林省为例,2021年粮食产量超过800亿斤后,当地又提出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力争到2030年粮食产量突破1000亿斤。“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潜力就在吉林西部的大面积盐碱地。”梁正伟说。(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