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最新!国家卫健委发文,医疗质量安全从这些方面改进
来源:健康界.     时间:2022-08-07 05:30:49

提升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3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指出,为进一步发挥目标在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改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1年工作基础上,结合年度质量安全报告数据反映的医疗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了《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并指导各国家级质控中心研究制定了《2022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以下简称《目标》)。


【资料图】

《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共10项,这10项分别是:

1. 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2. 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3.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4.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5. 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6.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

7. 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

8. 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

9. 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

10. 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对于这10项目标,文件中都给出了「目标简述」,以及相应的「核心策略」。「目标简述」直指现状与问题,如在「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中,目标简述指出:静脉输液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静脉输液治疗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不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还存在更多安全隐患,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成本。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比例居高不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

而在「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中,目标简述指出改进的紧迫性:《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产妇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升高。

《2022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共40项,为病案管理、病理、产科等专业提出了「改进目标」,并给了相应的「目标简述」。目标简述直指现状与问题,如在针对感染性疾病专业的「降低病毒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中指出:在未合并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下,病毒性肺炎患者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但当前部分地区轻中度病毒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90%,其中不合理使用率超过70%,亟需予以干预。

而在针对康复医学专业的「提高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中指出:《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近3年来我国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逐年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重点关注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

为什么要新增这两项目标?

据国家卫健委解读,2022年目标是2021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2021年10项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有8项继续作为2022年目标,其余2项作为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继续推进,以保障相关工作的延续性。

根据2021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报告数据中体现的突出薄弱环节,2022年新增了「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2个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感染性休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导致重症患者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集束化治疗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1小时和3小时集束化治疗完成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对于「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的目标,「改进计划」中提出了四项核心策略,其中前两项为:

1. 医疗机构成立由重症、急诊、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

2. 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诊疗规范,能够及时识别相关患者并给予规范治疗。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是行业通用的反映手术质量安全的指标之一。其发生可能涉及术前评估不足、手术设计缺陷、手术操作失误或患者术后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近年来未见明显改善。

对于「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的目标,「改进计划」中提出了四项核心策略,其中前两项为:

1.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麻醉、护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

2.医疗机构加强手术管理,保障手术分级管理、医师授权管理、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手术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健康界注意到,对于这10项目标,「改进计划」中提出的核心策略,后两项基本相似,分别是:

1.医疗机构建立该指标的多部门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2.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关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可见,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质量管理工具等关键词,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质控组织和行业学协会的共同推进下,将随着《目标》的逐级落实,成为全国医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2021年,我委首次发布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全行业高度关注,各方围绕相关目标积极开展落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了目标管理在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重要作用。」在《目标》解读中,国家卫健委这么阐述制订相关目标的意义。

在解释为什么要按年度发布目标时,《目标》解读指出,随着行业发展和工作推进,医疗质量安全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发布后,行业针对性的开展改进工作,部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1年内得到明显改善,相关改进工作进入良性轨道。同时,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暴露出来,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

纳入绩效考核!还能如何推动目标实现?

《目标》解读指出,目标的实现需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质控组织和行业学协会密切合作、共同推进。

1.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把推动目标实现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指导辖区内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改进工作。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机构内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工作,按照各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3.各专业质控中心要将本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作为年度核心工作,继续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细化相关改进策略,加强宣贯培训,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

4.相关行业组织要利用自身优势,围绕目标积极开展研究和交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自律、机构自治、多方参与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格局,共同培育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医疗质量安全行业理念与文化。

来源|健康界

撰文|刘文阳

监制|郑宇钧

关键词: 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