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资讯:19岁男孩运动后猝死,2类运动模式最危险,5类人群易有心律失常
来源:荆山浮屠话健康.     时间:2022-09-01 18:52:15

之前有新闻报出19岁的男孩在剧烈运动后喝冰水后猝死的新闻,有媒体说是出现了急性的心肌梗死,也有人说是心律失常导致,其实不论是哪种疾病,运动和喝水是诱因。


(资料图)

2021年7月,在湖南株洲一名24岁男子在室外打篮球后倒地不起,心跳骤停,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却仍然死亡,目击者称,天气比较热,该男子下场后喝了不少冰水,没想到突然就发生了意外。

类似的新闻并不鲜见,但媒体报道时用的是“因为……所以”的句式,感觉只要剧烈运动后喝冰水就会引发心脏疾病,这才是错误的认知。

实际上,上述两个男孩诱发的心肌梗死或者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是在剧烈运动下大量饮用水导致的,跟运动方式和喝水方式、喝水的量有关,水是常温的还是冰的,可能还真不是关键。

运动过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猝死?2类运动模式危险

说完男孩喝水的问题,我们回头看看运动。

运动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关键,但必须注意运动强度与运动状态。科学证据显示长期运动过量的运动员,心律失常及猝死风险比普通人要高,而且这是运动员,更不要说普通人。

所谓运动过量就是说每天进行剧烈运动,超出普通人耐受度的运动量,比如说今天跟朋友玩篮球、踢足球,踢得很过瘾,平时踢一个小时累了,今天踢了3个小时,这就是过量了;

另外,如果平时缺乏运动训练,也不建议贸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比如登山、跑马拉松等,尤其本身有心脏病史,爬陡坡等动作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导致心血管剧烈变化,危及生命。

房颤虽无症状但可能出现中风,每6个中风1个与房颤有关!

说完运动,我们再来看看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室颤动(室颤)与心房颤动(房颤),两者的诱发因素虽有部分重叠,但其本身的发作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容易出现房颤的原因主要跟患者年纪较大、有肺部疾病、出现甲状腺病变等问题有关;容易出现室颤的原则则可能跟曾经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脏衰竭等心脏问题相关。

两者虽然都能够引发猝死,但房颤猝死率更高一些。

就整体而言,成年人房颤的发病率在2%-4%左右,而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却因为房颤导致心跳频率不规则,严重时可能造成心房中的血液不正常流动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塞心脏血管就可能造成心肌梗死,堵塞脑部血管时就会造成中风。

统计显示,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1个与房颤有关,房颤患者平均中风风险更增加3-5倍,猝死几率也比常人高出2倍之多。80岁以上老年人中,大约每10位就有1人有房颤,如果患者有其他慢性病,例如糖尿病与高血压等,房颤危险性就越高。

5大高危人群易有心律失常!注意4大异常征兆

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可能造成重大生命威胁,但人们对其相关认知依然不足,有5大高危人群需要注意,包括年龄较大的老人、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家族病史者、拥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及心衰竭病患,需注意4大异常征兆,分别是:呼吸困难、频繁心悸、不明原因胸闷胸痛及容易疲倦,尽早就医检查治疗,预防猝死。

抗凝血药该如何选?

另外,有此类心血管问题的患者平时必须规律服用抗凝血药,这样才能降低中风的风险,同时要使用控制房颤的药物,来预防症状发生,不能因为平时没有感觉不吃药,等有感觉时在吃药,因为发病急,到时候服药可能已经来不及,甚至已经无法服药了。

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都需要按时服用抗凝血药物作为预防的方式,这类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维生素K类药物,另一种为新型抗凝血剂,临床上使用时医生还会询问病人是否曾装过人工瓣膜、有无二尖瓣狭窄及肾功能好坏来考虑用药方式。

规律服用抗凝血剂相当重要,但如果有其他疾病则需要提前跟医生说,比如患者如果需要拔牙或手术,必须先跟心血管科的医生咨询,看是否需要停药。不过,现在有部分新研发的抗凝血药,并不一定需要停药,但传统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必须在进行创伤性手术前停药一周,这个就需要医生去评估风险。

房颤3分之1无症状,智能设备随时监测

房颤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病,多数病人属于阵发性,可能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或者生气的时候,某个时间就突然发病,等到中风发作时又已经恢复,因此无法及时了解。

过去研究发现,即使是使用24小时心电图,针对房颤的检测率也只有1-2成,这种情况下除了鼓励病人定期体检,也可以用智能穿戴设备帮助监测,比如某些带有心电图记录功能的智能手表,在有心悸或其他不适症状发生时,测量记录30秒以上的心电图。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大品牌的智能手表的初步诊断准确率可达8成左右,能够做为医生评估病情的指标。

高危群体如何避免再次发病?只是运动不吃药大错特错?

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个特点,是第一次如果出现急性发作,比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风等,如果再次发作,那么死亡率会大幅增加。

所以,曾中风或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次级预防最重要的是两大层面:一是控制危险因素,包括三高以及代谢综合症,同时戒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饮食尽量少油、少盐,慢慢开始康复治疗与增加运动量;另一个就是有些人迷信吃药对身体不好,而选择拒绝就医、吃药,认为只靠生活控制和运动就能自然地治好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不要以为运动就是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万能药,而忽略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前医药科技相对落后,提纯也不佳,副作用也较大,但现在医药有长足进步,不仅药效有保证,尤其是房颤的药物治疗可降低约50%中风风险,而且副作用也比以前少很多,合理的药物治疗加上配合穿戴装置的心电图监测及定期建检,能大幅改善再次发作的机会。

关键词: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