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肝病患者处暑养生事项
来源:肝博士杨明博.     时间:2022-08-23 18:45:54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处”有止和隐退的意思,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炎热即将离开,天气逐渐转凉。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古人依据自然生物周期性变化和中国传统物候现象,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

处暑期间的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低。一方面,冷热变化容易引发感冒、胃肠炎等疾病。另一方面,空气湿度较之夏季明显下降,人们容易出现口、鼻及咽部干燥的情况,因此此时既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添减衣物,也要注意预防秋燥。肝病患者处暑时期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宜“润”肺

肝心少气,肺脏独旺,宜安静性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

——孙思邈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处暑节气,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中医五行中,秋季属金,对应肺脏,五色中白色为“金”属,故秋天可适当多食银耳、山药、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

1. 梨:润肺止咳,降火祛痰。可生吃、炖汤、加冰糖炖、川贝,浙贝熬制药膳等。

2. 蜂蜜:润肺止咳,解毒养颜。蜂蜜中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果酸、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铁、钙等。可用温开水冲开后空腹饮用,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睡前服用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3. 鸭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健脾补虚。适用于以干咳为主并伴有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的人群食用。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白切鸭、柠檬鸭、荷叶鸭等均可选择,烹调方法以选择炖汤最为适宜(食肉为主,具有代谢性疾病患者应注意汤的食用量)。

4. 杏仁:润肺平喘、润肠通便。可直接食用,也可入银耳、雪梨、蜂蜜为底物的汤羹之中,以加强润肺去燥的功效。

5. 百合:宁心安神,润肺去燥。可将其磨成粉冲服,也可入菜、或做成百合粥服用。

6. 银耳:生津润肺,滋阴养胃。可炖汤或煮粥服用,且为美容养颜之品,较适合女性食用。

2、起居早卧早起

处暑时节为冷热交替之季,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时,应早睡早起,既可避免肃杀之气,亦有助于肺气的舒畅。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有利于缓解秋乏。

“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充足的睡眠,可消除人体的疲劳,使人的大脑及肢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有效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3、穿衣宜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早晨夜里外出要注意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着衣不宜太多,以凉而不寒为宜,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

要注意的是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要注意脐部保暖。

4、运动宜轻缓

初秋后天气转凉,空调房宅了一个夏天,很多人忍不住跑出去运动。适量运动本是好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可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