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文:体重与寿命的关系被发现:60岁后,老年人微胖会更好,你同意吗?
来源:39肿瘤     时间:2022-10-10 17:51:15

小艾上周陪奶奶去看身体,医生说一切都好,就是身材有些胖,这样下去可能会得高血压,甚至是糖尿病,所以建议奶奶最好能减肥。然而奶奶却觉得,胖是“有福”,老年人瘦不拉几的扛不住病,对医生的建议不以为然。

“千金难买老来寿”、“人胖是福”、“太瘦容易营养不良”……


(资料图片)

老年人爱好养生,自然对体重更加关注,但是,到底怎样的体重身材才算是健康的呢?如何判断自己的身材是否符合标准呢?看完文章,或许你就有答案了。

一、“千金难买老来瘦”,或是个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人担忧营养过剩出现肥胖,从而诱发“三高”等健康问题,因此拼命想让自己瘦一点。殊不知,随着年龄增加,老人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若在这一阶段还盲目追求瘦身,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老年人过分追求瘦,可能带来肌少症问题。“肌少症”是出现率较高的老年性疾病,易导致跌倒、骨折、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其次,老年人追求瘦,通常会以控制饮食的手段来达到目的。长期少餐少食,荤素不合理,便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另外,老年人过于消瘦会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容易患多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或使原有疾病治疗效果下降,严重时甚至加重病情。

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应注意膳食的合理设计、精准营养,不能太瘦,否则真的肯呢个“扛不住病”。

二、老年人微胖,或能更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人的BMI最好保持在20-25之间。但实际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健康体重的标准或不一样。

欧洲科学家调查发现,体重跟死亡率之间存在“U”形曲线的关系。曲线的最低点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值,这个值会随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

①60岁以下人群,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BMI介于18.4~24.9为宜),死亡率较低。

②60岁以上人群:BMI处于超重范畴(即BMI介于25~29.9之间)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BMI指数标准(即介于18.4~24.9之间)的人群还要低6%。

因此,目前认为,老年人若能将体重维持在“微胖”的程度,或许更有利于长寿。

注:BMI=体重(kg)/身高(m)²,大家可以根据公式自测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在健康体重范围。

想要维持健康体重,合理饮食是基础,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白肉类、蛋类、豆类、鱼类和海产品等。此外,多参与休闲活动,适当锻炼身体,积极融入社会,有益于老人保持身心健康。

三、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还要避开4个“养生”误区

误区一:吃蛋白粉增强免疫力

所谓“蛋白粉”,其主要成分是某种类型的蛋白质,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蛋白质不足者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过量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可出现高尿素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渗透性利尿等并发症。

老年人如果需要补充蛋白质,首先应鼓励自己每日进食50克瘦肉、1个鸡蛋、1袋牛奶(250毫升)和50克豆腐。如果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要首先去医院检查,由医生指导食用。

误区二:不能吃蛋黄,会血脂高

化验表明,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是一种强的乳化剂,能使脂肪和胆固醇颗粒变得极细,成为悬浮于血液中的微细粒子,使其能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因而不会使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增高。

此外,日本神经学家发现,蛋黄中丰富的卵磷脂可在脑内转化为乙酰胆碱,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克星。所以鸡蛋还是记忆衰退者的理想营养食品,正常的成年人、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没有问题。

误区三:晨练越早越好

很多老人习惯太阳刚升起就出发去锻炼,且认为晨练越早越好。事实上,此时光线暗,不利于辨识脚下及四周环境,容易发生绊倒、刮伤等意外。此外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加上晨起后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不适合清晨锻炼。

误区四:人老了没必要补牙

有些老人认为,年纪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一直空着不补牙。但这样下去害处很多,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不仅如此,一两颗牙齿缺失会导致整列牙齿受力不均,周围牙齿出现龋化、松动、脱落的几率就会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老年人对于营养的摄入。

最后,小艾要提醒大家,重视养生并没有错,但是要避免走入误区。每日吃、喝、睡、拉虽然看似简单,但如何通过日常行为习惯达到养生目的,需要有科学认知和坚持的动力。

参考资料:

[1]《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06-24

[2]《饮食误区 老年人要远离》.健康报.2021-06-04

[3]《居家老年人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预防医学.2021-05-1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