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 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看这里
来源:民企网     时间:2022-09-02 13:36:56

七夕只是情人节?路走窄了!在古代,七夕还是女孩们举办乞巧狂欢派对的“女儿节”。只是她们的愿望总绕不开针针线线。古乞小巧,今成大巧,如今我们求智慧、求学业、求事业,感谢历史为我们打开了格局!今年七夕,你想“乞”得什么呢?

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又叫女儿节吗?

七夕,现在被当做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七夕是第一个专门为女性设置的节日,有点像女儿节的味道。之所以后来被商家称作情人节,是因为唐玄宗的那场长生殿乞巧,为这个节日增加了爱情的甜蜜。

七夕,又名乞巧节,发源于西周,最早可能追溯至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七夕为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因社会制度限制个人自由,故托言天上星宿以求慰藉。

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织女星与两旁两颗较暗的星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在此东面可见牛郎星。汉朝以后,七夕开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正式成为属于适龄男女的节日。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在唐代,七夕仍不脱乞巧的习俗。所谓乞巧是女孩们希望自己的女红做得漂亮,心灵手巧。

《开元天宝遗事》中有着记载,宫中各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对着月亮穿针线,能穿好针线的是为巧者,然后夜宴达旦,后来士民之家也都效法。

宫中女子平时离针线比较远离,后来有了七夕夜晚抓蜘蛛放在小盒当中,到了早上打开来看谁盒子中蜘蛛结的网比较密这样的游戏。

唐代在七夕还有七夕的节令食品,大约就是糕饼之类的食物,因为饼是平常多见的食物,所以也就没有特别,不像元宵有汤圆、春节有饺子、端午有粽子、重阳有菊花酒那样被传承。

古时,七夕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龙王爷“晒鳞日”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汉后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全国。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过往女子的针黹技术为生产力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对妻子的要求之一,每逢七夕就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名为“乞巧”。其间结会彩楼,预备黄铜制成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渐渐七夕成为“女儿节”。

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据明清至民国时期部分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大小的各式扇子,玲珑轻飘的小罗帐及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不少地区年轻女子喜在七夕时用树上的液浆兑水洗头发,这项习俗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

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发。

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祈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有净水视影,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许多青年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亦有汉族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染指甲是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

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

七夕情人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有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表白,或者是送给自己心爱的女朋友的礼物。但是在送礼物方面有很多人就因为送部队礼物,导致两个人的感情出现隔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适合送给女朋友的几款礼物,可以帮助度过浪漫的情人节。

第1:玫瑰花。

我认为在情人节当天送玫瑰花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送玫瑰花不仅能够表达自己对女友的向往之情,而且还能表达两个人之间的爱意,所以,送玫瑰花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而且玫瑰花的价格也不高,一般的人都能承担得起。

第2:包包。

我认为在七夕节当天送给自己的女朋友,一个包包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女人对包包是非常喜爱的,而且送包可以增加礼物的实用性,因此,男人送包我认为是对女友的一种肯定,也是表达两个人之间感情的代表。

第3:裙子。

我认为送给女友一条裙子也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裙子能让女人的魅力和颜值增加,而且还能让两个人感情继续升温,不会因为以前的隔阂而让两个人感情止步不前。所以送裙子我认为是不错的,而且一条裙子能穿很长时间,每当女友穿裙子的时候,就会想起是自己送的礼物。

第4:项链。

送一条珍贵的项链,不仅可以增加两个人的感情,而且还能在七夕情人节当天展现自己的浪漫。因为项链作为一种装饰物,不仅是感情的寄托,同时也是爱情的一种象征。当女友戴上自己送给的项链时,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爱情的寄托和向往。能让两个人的感情如同项链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5:鞋子。

如果自己对于其他的礼物不考虑,我认为送一双鞋子是比较实用的。因为鞋子在礼物当中实用性是最高的,并且能使用很长时间,而不会损坏。在七夕的当天送一双鞋子,虽然不够浪漫,但是也能表达出自己对老婆的爱意。

总结:很多人在七夕节当天送礼物是非常难的,但是我认为在礼物的选择上,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为礼物必须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意,同时还要有节日价值。如果礼物在这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选择,我认为两个人的感情可能也会发生一场矛盾,长期下去会让两个人的感情受到一定的打击。

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如果非要深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除了情人节之外专门为情侣而祝贺的,那么关于七夕节的由来大家都了解多少呢?

1、牵牛星和织女星传说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开启了对于天文的观察,那个时候的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并不像现在的夜空一样抬头不见星星,由于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坐落于天空的最南和最北,并且是最亮的两颗星星,中间隔着一条波浪式的银河,因此喜欢追求秩序的古代人们就将这两颗星星和银河化为了崇拜对象,这也是七夕节的初始由来原因。

2、重叠数字寓意美好

中国古代的人们特别在意天地交融,而对于1月1,2月2,3月3,5月五,6月6这种重叠的日子他们就会热烈庆祝,因为他们以为这几天都是天人相通的日子,对于这种重叠数字的崇拜,使得他们将1~10中除了4月4节日之外,7月7也成了一个寓意美好的节日,因为古代常说七七四十九天,本来主要的寓意在于计数,后来慢慢的产生了对于双七的崇拜。

3、民间牛郎织女故事

现在人们关于七夕节的由来一把认定就是董永和织女一起相会的故事,传说董永虽然是一个凡人,但是为人朴实,一次王母娘娘的七仙女洗澡的时候,董永不小心偷走了老七衣服,老七回不到天庭,阴差阳错的与董永相爱,有了自己在凡间的一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之后十分气愤,但是董永养的老牛竟然能开口说话,你要是想见那女的就把我牛角割下来,果真割下来,牛角之后就有了飞天的能力,董永带上了自己的儿女,一起去追织女,马上就要遇见的时候王母娘娘使用自己的金簪画出一道天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抬头看牛郎星和织女星中间,会隔着一条银河的原因,其实和传说没多大关系,都是古人对于七夕节的美好猜想。牛郎和织女坐在对岸哭泣,全天下的喜鹊被感动,达成一道鹊桥让两人相会,这个神话故事,可以说将关于七夕节的所有由来全部进行了概述,但毕竟是神话故事。

七夕节拥有着很美好的神话故事,传说在七夕节这一天,家里有葡萄架的可以在下面偷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对话,主要的由来就是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为载体,赞叹爱情的伟大。

关键词: 七夕节送老婆什么礼物合适 七夕节又叫女儿节吗 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 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