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饼,歪打正着的一撮盐|当前热门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时间:2023-02-15 06:39:37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扫一扫 更精彩

■见习记者 王 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雨水淅淅沥沥,青石板的潮湿蔓延至空气,凝结在微微寒意中。

穿过乌镇的狭窄巷道,在雨后木质建筑的特殊气味中,隐约透出一阵酥香——混合着江南点心的精致甜味,又似乎多一份不属于它的独特咸香。

姑嫂饼,小小的它背后却有很多故事。

初闻“姑嫂饼”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有些摸不着头脑,殊不知这其中却流传着一段趣事。

早在明朝之时,乌镇有户姓张的人家,世代都以做糕饼买卖为生。糕店老板起店名为“天顺糕饼”,因配方独家、风味独特而经久不衰。

不过,天顺糕饼店的店主心里明白,只有独家经营,才能生意兴隆。为此,他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条规:自己亲手配料,自家人动手制作,工具不外借;制作方法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姑娘。

这个传统流传到后来,自家姑娘看到母亲只教嫂子做饼的方子,心里就非常不高兴,却又不敢反对世代的条规。她心生妒意,却无处发泄,只有把气朝嫂子身上出,便处处同嫂子过不去。

有一天,正当嫂子在做饼,天开始下雨了。

“嫂子,外面下雨了,快去收衣服!”

小姑子一句话就把嫂子支开了,待看到嫂子出了门,便偷偷抓了一撮盐丢到了饼锅里。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朝着小姑子预想的方向发展。今天吃了天顺糕饼的客人都说,这一次饼的味道很特别,比以前的更好吃。

本想着让嫂子失手一次,反而歪打正着研制出了新口味。

这样配制出来的小酥饼,既香又甜,甜中带咸,还有点椒盐味,十分可口,备受顾客欢迎。

姑嫂之间的这个小秘密被父亲得知后,他便借题发挥,大加宣扬,说是他家姑娘、阿嫂两个合作配料制成的,将饼的名称改成“姑嫂饼”。而姑嫂二人也化干戈为玉帛,通力合作,研制出更稳定的独家配方。

于是,乌镇“姑嫂饼”就这样出了名。

后来,天顺糕饼店越开越大,在乌镇的四栅都开了分店。而世世代代姑娘、阿嫂同心协力制作姑嫂饼,使这种点心流传至今而不衰。

姑嫂饼也被赋予了一种家庭和谐、姑嫂和睦的美好含义。

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姑嫂饼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姑嫂饼的制作工艺却是承袭了最传统的制作方法。

姑嫂饼呈扁圆形,厚薄均匀,酷似一个象棋。用模子拓印的姑嫂饼表面印模清晰,底面光洁,粉质细腻、油润,呈浅灰色;也有更简单的光面做法,最终以小圆饼形状呈现。

入口前,麻油香味四溢;入口时,酥松爽口,细腻却不粘牙。由于体积小,一口一块,入口即酥溶。

尽管它所用的配料跟酥糖相仿,有面粉、白糖、芝麻、猪油等,但味道比酥糖可口,且有“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的特点。

姑嫂饼的制作材料与技法十分讲究:白面粉过筛后用文火炒制成嫩黄色,激发出面粉的香味,再将炒熟脱壳的黑芝麻磨成麻屑,保留其中的自然油脂,再加入细腻糖粉,然后放上熬好的猪板油,形成酥脆口感。少量精食盐是点睛之笔,放进适量的水拌和成酥性面团,最后用印模压制成一个个精美圆饼。

姑嫂饼的承袭也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配料相对来说比较繁杂,同时又耗时耗力,利润微薄,无论是自家作坊还是食品工厂都不愿意多生产。只有在入秋之后,接着糕饼淡季,才少量生产,以迎合当地时景。

直到1981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姑嫂饼背后的民间故事被挖掘出来,先后发表在《桐乡文艺》、浙江的《山海经》和上海的《采风报》上。借着这个有趣传说引来的好奇心,乌镇食品厂也加大了生产,才让这道古老的美食又重新回到大众的口中。

传承创新姑嫂饼,桐乡乌镇新乡贤徐立巧功不可没。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乌镇泰丰斋旅游工艺品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她将姑嫂饼和它背后的文化发扬光大。

1995年,徐立巧成立乌镇泰丰斋旅游工艺品食品公司,成了一群员工的领头羊。当乌镇迎来旅游大发展时,徐立巧果断地抓住了乌镇旅游开发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姑嫂饼作为一个品牌、一张乌镇的名片终于打响了。

在徐立巧的努力下,2012年,姑嫂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了非遗这块牌子,她又想到了建姑嫂饼博物馆,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姑嫂饼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如今,仅泰丰斋在桐乡的3家线下餐饮门店,今年营业额就达到700余万元。在一代代人的带领下,姑嫂饼的制作工艺不断完善、配套的生产设备也不断更新,新的口味被研发出来,同时还将线上直播带货融入销售的环节中,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姑嫂饼这个传统美食带着它背后的故事,又一次进入新一代人的视野中,传统老字号充满新的活力。

关键词: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