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位侵染抓紧防治番茄溃疡病|要闻速递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时间:2023-02-14 09:35:17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

果实“鸟眼斑”


(资料图片)

茎秆发病髓部变褐

溃疡病一直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每年的深冬及早春季节是溃疡病的高发期。对此,笔者建议菜农认清溃疡病发病症状,了解发病规律,多措并举抵抗溃疡病侵袭。

多部位侵染发病症状需认清

溃疡病在番茄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是一种多部位侵染性病害,能够同时危害叶片、茎秆、果实等多个部位。

幼苗期染病,始于叶缘,由下部向上部叶片逐渐萎蔫,严重时植株矮化或者枯死。

成株期染病,最初下部叶片凋萎或卷缩,似缺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秆内部变褐,并上下扩展,长度扩至数节,然后形成空腔,后期下陷或开裂,茎秆略变粗,湿度大时茎秆上有不定根,切开后会髓部一侧褐变,湿度再大时,会有褐色菌脓从病茎、病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状物,最后茎内变褐色中空,全株枯死。

果实染病,果柄受害多由茎部病菌扩展侵染,致果柄的韧皮部及髓部出现褐色腐烂,一直延伸到果内,致幼果皱缩、滞育、畸形和种子带菌。果面初期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形小点,单个的病斑直径约3毫米左右,后期病斑扩大,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形似“鸟眼斑”(里面有黑眼珠,外层有一白眼圈),有的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病区。

了解发病规律防治更有针对性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喜欢在冷凉潮湿的环境中生存。低温、高湿的环境,特别是25℃以下的温度和相对湿度80%以上的棚室环境非常有利于发病。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由伤口侵入,并通过浇水、昆虫、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当棚内潮湿、叶面或果实结露时间长时,发病重。

多措并举抵抗溃疡病

降低湿度,切断传播途径:病原菌可通过叶片或果实表面凝结的露水进行传播。因此,管理中要注意降低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高。

减少伤口,避免病原菌侵入: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伤口侵入,管理中菜农进行整枝打叶后,要及时喷洒杀菌剂保护伤口,同时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整枝打叶等农事操作,防止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当发现染病的病果、病叶等病残体时,最好带至棚外深埋或消毁,减少菌源。

用药方式多样,提高防治效果:溃疡病是多部位侵染性病害,药剂防治时也应采取多方式用药的形式,“喷、涂、冲、灌”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发病初期或整枝抹杈摘叶后,可以选择喷洒噻唑锌或噻霉酮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或者选用乙蒜素+噻霉酮+甲壳丰;氯溴异氰尿酸+丁子·香芹酚。茎部发病初期,可以从受害叶片部位剖开,用毛刷或毛笔涂抹上述药剂(浓度适当加重)。也可使用硫酸铜钙或氢氧化铜+中生菌素+海藻酸(甲壳素)进行冲施或灌根。

(果志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