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速讯:张仲景著作:爱用1药,常用1药,妙用1药,善用1药,少用1药
来源:李老师健康谈     时间:2023-02-01 08:41:36

张仲景,中医不可不知、不得不学、不能不敬的医学大家,东汉末年时期,距今1800多年,就著有《伤寒杂病论》、《辨伤寒》、《五脏论》等医书,流传至今的只有《伤寒杂病论》,被中医称为“圣典”,产生了巨大作用,国外医学机构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张仲景所处的年代,战乱、灾荒、疫病轮番折磨人们,张仲景运用中医中药,为无数民众解除病痛,特别是战胜了威胁巨大的瘟疫,成就非凡,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所著《伤寒杂病论》由晋代后人整理,宋代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别有113方、262方,为中医中药经典著作。

张仲景在医书中,用药有几个特点比较鲜明:


(资料图片)

一、爱用1药:甘草

在《伤寒论》113方中,有70方用到甘草,排于著作使用药材首位。甘草味甘、平,可益气温中、清热解毒、止咳镇痛、调和诸药,现代多用于护肝,对付湿疹、咽喉肿痛、消化溃疡、食物中毒等。甘草炮制有炙甘草、生甘草等,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功效,但不宜长期使用,腹胀更不宜用。

张仲景用甘草,取其药力浑厚,且缓和诸药的药力,不致于太过刚烈损伤人体气血,符合“中庸之道”。针对不同病症,用不同的量。如伤寒方,甘草用四两的有甘草泻心汤、炙甘草汤等,三两的有理中汤、四逆散等,二两的有桂枝汤类、桔梗汤等,一两的突出代表是麻黄汤、承气汤等。如果甘草为药方主力,则不低于三两,起到调和作用多见于一两。

二、常用1药:生姜

《伤寒论》当中,生姜直接用到的方剂达68个。生姜药食同源,可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表散寒,不仅用于烹饪,还有抗炎症、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调理肠胃等作用。

生姜在张仲景手中,灵活多样,除了单用,还有干姜,以及生姜、干姜同用,生姜又分为鲜姜、老姜、嫩姜等,不同的病症用量不同,“君臣佐使”均有涉及。多的半斤,少的4片,代表药方有桂枝汤、甘草干姜汤等。

三、妙用1药:桂枝

《伤寒论》有42个用了桂枝的组方,可见其深受医圣宠爱。《伤寒杂病论》首方,就是桂枝汤,能治体虚伤风、补津敛阴、补中益气。

桂枝入药,可能为肉桂的干燥枝叶、去掉粗糙的皮,不是肉桂树的芯。桂枝入心、肺、膀胱经。俗话说,不识桂枝,愧为中医。可见桂枝地位之高。但桂枝入药需核对用药,用错剂量有较大副作用。

四、善用1药:大枣

《伤寒论》有40个方用到大枣,《金匮要略》则有48方之多,用枣来命名的方剂,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甘麦大枣汤、十枣汤等,方中大枣常用12粒,多的可达30粒,至少有4粒。

大枣与鲜姜搭配最多,枣皮属火,养心补血;枣肉泛黄,味甘属土,健脾益气;枣核枣刺属金,止咳利湿,现代多用于风寒感冒、胃寒腹痛、手足冰凉、脾胃虚弱等问题,但血糖异常的人不宜服用。

五、少用1药:黄芪

黄芪在中医里地位不低,是平价补气良药,现代人们用黄芪泡水,或搭配其他食材、药材同服,可强身、防病、益气、补血、壮骨、利尿、排毒等,好处多多。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黄芪的用法记载,但张仲景的医书中,《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黄芪踪迹很少,数百个方剂里,只有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张仲景的医方,多为临床急症、重病,以见效快为首要,且东汉末年属于“乱世”,所以,黄芪补肌表,缓缓进补有用,适用于内伤杂症,不宜用于急症。

另外,关于张仲景《伤寒论》著作还有几个数据,组方113个,共用药材89味,经方组成大多数不超8味药,超8味以上的仅6个,占5%,80个经方甚至在5味药以内,最长的经方有14味药,简洁、有效、火力集中,并非像有的组方,用药超三十味,甚至更多,给人杂乱、作用分散的感觉,有的药物煎煮后反而可能会相互影响药效发挥。

张仲景经方的药材,与当时的历史、地理条件紧密相连,全部是东汉南阳郡的种类,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简单实在,是现代中医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提醒我们要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条件研究古籍,与现代医学结合,产生更好的作用。

现代医学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将爱用的甘草、善用的大枣与酸枣仁、百合聚集在一起,解决“虚烦劳不得眠”问题。酸枣仁是天然助眠经典食材,加上甘草、大枣、百合辅助滋补调理,现代人多见的失眠将成为过去式。

准备:

甘草——调理五脏,益神志

大枣——补脾健胃,养血安神

酸枣仁——天然助眠良药,疏肝解郁

百合——安神定惊,润肺止咳

茯苓——镇静心神,健脾益肝

桑葚——滋润五脏,通气血

莲子——清心养肺,养神助眠

佛手——健脾和胃,疏肝通络

这些食材科学配伍,相得益彰,既稳心神又益肝气,且能调理身体,滋补五脏,一举多得。

睡前2小时来一杯,或者失眠睡不好,冲泡一杯,良好睡眠将如期而至,助你有个好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