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讽刺手法赏析范进(儒林外史讽刺手法赏析)
来源:车百科     时间:2023-05-19 15:05:11

儒林外史讽刺手法赏析范进,儒林外史讽刺手法赏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儒林外史》对清朝时期的小说,有很大影响,尽管此书一开始并无预先设计的结构。


【资料图】

2、又如胡适所言,“这部书是一种讽刺小说,颇带一点写实主义的技术,既没有神怪的话,又很少英雄儿女的话。

3、况且书里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谈什么举业、选政,都不是普通一般人能了解的。

4、因此,第一流小说之中,《儒林外史》的流行最不广”。

5、对鞭笞社会不公,提升人民自主思想,有一定意义。

6、并且,对现代讽刺文学有深刻的启迪。

7、《儒林外史》另一特色是结构松散,没有贯穿首尾的主干,“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

8、 《儒林外史》对于士林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含泪的批判。

9、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10、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11、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

12、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骗子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

13、”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

14、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

15、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

16、 《儒林外史》历来被评价为古典现实主义巨著,即为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很多故事与人物直接来源于生活。

17、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说过:“《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多实有其人,而以象形谐声和庾词隐语寓其姓名。

18、”《儒林外史》擅长运用“皮里阳秋”的笔法,也就是“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

19、作者的看法并不是直接拿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义。

20、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

21、作者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我们必须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各种形象的关联、发展上体会和了解。

22、这是一种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方式。

23、 该书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

24、《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

25、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

26、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

27、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28、 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29、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30、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31、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32、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