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讯!让“沉睡”土地重焕生机
来源:闽北日报     时间:2023-03-18 08:32:50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光泽寨里镇积极探索以镇村合资公司为主体的“1+2+3”撂荒地整治新模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让“沉睡”土地重焕生机

12日,光泽县寨里镇官桥村村民在采用“水稻+经济作物”轮作模式的复耕田里整理种植的经济作物。(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2日,在光泽县寨里镇浆源村陈家组的一个山垅里,十几位村民正在田间起垄、下肥,为烟苗移栽作准备。“这片山垅之前野草丛生,去年复垦整治后,今年就可种植作物了。”村党支部书记黄世娇指着眼前的缓坡说,像这样的撂荒地,去年浆源村复垦了75亩。

浆源村撂荒地整治只是寨里镇撂荒地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寨里镇积极探索以镇村合资公司为主体的“1+2+3”撂荒地整治新模式。“1”即成立一家镇村合资公司,“2”即开展撂荒地整治和土地流转经营两项业务,“3”即对复垦出来的撂荒土地采取公司自主种植、引进大户种植和农户自行耕种三种方式。通过创新整治,寨里镇既开垦了撂荒地,又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民增收。

成立镇村合资公司,撂荒地整治资金有保障

“整治撂荒地,首先要有钱。”寨里镇镇长兰宇驰一语中的。

解决撂荒土地首要要解决的就是让抛荒土地重新恢复具备可耕作的条件,而恢复相应的耕作条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满足。“从去年复垦情况来看,一些撂荒多年的山垅田,垦复成本为每亩1000~1300元。”兰宇驰说,如何筹措这笔复垦资金?寨里镇的做法是,探索成立镇村合资企业——光泽县西麓乡村建设有限公司。

有了这个平台,镇里将所有的老旧、闲置资产注入西麓公司,使企业具备向金融机构融资的前期条件,然后通过“政府+银行”增信模式,获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00万元的授信额度,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耕地地力保护、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山垅田复垦复耕种粮试点、少数民族发展任务等系列补助政策,筹措复垦资金。2022年以来,寨里镇统筹用于撂荒地整治和支持粮食生产资金达390多万元。

有了资金,寨里镇开始在浆源、官桥两个村进行试点撂荒地整治。农户把撂荒地托管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集中托管给西麓公司,公司通过信用社授信后获得的启动资金,支付各村整治撂荒地的费用,并获得已复耕的土地三年免费使用权。

“去年村里将一片近30亩的撂荒地流转给西麓公司,由公司支付各类整治费用,并统一种植烟叶。这样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外,镇村还有烟叶返还税,各方都有了比较稳定的收益。”官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龚谦华说。

实行多种经营模式,保障撂荒地收益稳定

日前,在浆源村陈家组一片刚刚整治好的撂荒地里,村民们正忙着为耕地松土。

“浆源村共有抛荒地95亩,去年复垦了75亩撂荒地,为了不造成二次抛荒,村里引导农户把地先流转给村委会,由村委会流转给公司,再由公司委托村里的合作社进行经营。”黄世娇告诉笔者,合作社根据不同地块的撂荒情况和耕作条件,以“烟叶+水稻制种”为主要模式,稳步提升烟叶种植面积,同步推进水稻育种等示范基础建设。针对耕作条件较好但产出效益低的地块,合作社则采用“种粮+中药材”等方式进行轮作;对一些偏远零散而又干旱的地块,则种植玉米、大豆、番薯等经济作物,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特则特,努力实现抛荒地经济收益的稳定性和最大化。

黄世娇给笔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烟叶+水稻制种”能实现每亩1500元左右的稳定收益,此外,烟叶和水稻都购买有保险,能够有效防范农业风险,镇里又引进制种企业来进一步确保把种植风险降到最低。兰宇驰也认为,农户单个垦荒,容易因种植品种单一且产品销售不畅造成效益低下,最终形成二次抛荒,而公司化运作化分散为合力,除统筹种植品种、种植规模外,还能用效益比较好的田块收入来弥补效益较差的田块,从而保证荒地整治长效常态。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劳动力短缺难题

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大量外出,劳动力短缺也成为制约撂荒地复垦的一个瓶颈。

寨里镇通过公司化运作,探索构建“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公司+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筹整合全镇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推广撂荒地“耕、种、管、收”全程式、菜单式服务新模式,推动产销一体化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原来一直在外打工,听说今年镇里成立西麓公司,需要雇工,我便到公司应聘,这边的活挺多,日薪150~200元,工资按月结算,我觉得比打工更强。”12日,正在浆源村邱家垅施烟叶基肥的茶富村村民毛家铄说。

通过公司化运作,寨里镇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为部分留守在家的村民找到就业的岗位,同时公司采取规范接送和购买商业保险的办法,解决了以往私人雇工由于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后续问题。此外,寨里镇还在机关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我在乡间认亩田”活动,积极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目前,共有263名党员干部等认耕认种撂荒地128.95亩。

目前,西麓公司共流转撂荒地252亩,现有员工60人,脱贫户16户,平均年增收4000元,实现镇、村、企联营和同频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