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递!大口吃肉需谨慎?美心脏协会提醒:每吃85克红肉多15%心血管风险
来源:康复Therapy     时间:2023-02-16 22:56:26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在饮食选择上也变得越发挑剔,不同于上世纪的缺衣少食,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当代人不仅要求得吃饱饭,还要求饮食趋于高品质,但纵使在饮食方面,大众的日常支出占比已是不断加大,却总还是会面临营养不均衡的困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的一日三餐,除了给机体提供各类营养、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外,还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吃的不对也会提高患病风险,举个简单例子:现如今许多职场人喜欢靠点外卖、吃速食来应付三餐,长此以往下去身体不但会营养不良,还可能患上高血压、肥胖、低血糖等心血管疾患,尤其有些人偏爱吃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健康隐患。

此前就有不少研究指出,经常吃红肉、加工肉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死亡风险。红肉属于营养学专业术语,指的是烹煮前肉色呈红的一类肉,包括猪、牛、羊肉等,而加工肉则是指经过风干、发酵、盐渍等处理后的任何肉类。

2017年,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加工肉、红肉分别列入了一类、二类致癌物名单,以提醒大众更多关注饮食健康,三餐之外还可以适当服用如莱特维键辅酶Q10这类膳食补剂来帮助弥补营养不良。

近日,美心脏协会旗下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发表的一篇新出报告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该研究以美国立卫生院(NIH)对于心血管健康多年研究为参考数据,采集了3931名受试者(此前都没有过心血管病史)的身体样本和临床记录,展开心血管疾病风险与饮食习惯之间关联性的长期观察随访。

研究主要负责人Stanley Hazen教授表示,我们日常肉食中所含的膳食肉碱,进入肠道后会通过肠道微生物消化作用,代谢出一种名为γBB(γ-丁基甜菜碱)的物质,并迅速转化为三甲胺氧化物(TMAO),这些代谢物便是导致心血管疾患风险增加的“罪魁祸首”。

经过长达12.5年的随访调查,科研人员发现:在多数情况下,TMAO水平与死亡风险提升呈现强相关,表现为当血液中TMAO水平越高,血管壁厚度、硬化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以直观数据说话就是:每多吃85克红肉或加工肉,将分别提高11%、15%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患风险。

大众日常摄入的食物,主要可分为两类:动物性食材(家禽、鸡蛋、奶制品等)和植物性食材(谷物、坚果、水果、蔬菜、豆制品等)。

动物性食材对人体的影响前面有提,这里不多赘述。关于植物性食材,2021年欧洲科研团队曾发表一项研究,揭示长期摄入植物性饮食能够保护人体认知、记忆能力,降低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阿尔茨海默症等心脑血管疾病隐患。

而后我国清北高校研究所也相继展开大规模调研,发现在植物饮食中,若长期摄入精制谷物(如巧克力、蛋糕等)或腌制蔬菜(酸菜、泡菜)将会使身体缺乏维生素、从而提高患癌风险。

因此营养学家建议,日常饮食应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适量补充禽肉和鱼肉,尽量不吃红肉、加工肉。不过就算是肉食爱好者也无需过分焦虑,因为我们也可以通过进食干预来降低血液内TMAO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如今膳食制剂市场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如果想更好地养护心血管,可以求助“外援”:服用钙片、维C、“莱特维键”辅酶Q10等营养素。

这类膳食补剂主要以营养学、预防医学为理论依据,可用于调整日常饮食中各类营养素摄入量,随着近年来大众健康意识提升,无论是年轻人亦或中老年人的营养补充需求都明显增加,再加上亰东、天貓等线上平台的加持,包括“莱特维键”辅酶Q10在内的营养健康品类行业发展迅速成长,为改善国民健康探索出一条可行之道。

由此可见,“吃”确实是一门大学问,如果只吃果蔬会导致人体代谢速率加快、抵抗力下降,而适当摄入红肉、加工肉呢,吃得好了,也可以为人体补充丰富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来帮助增强体质。

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多吃果蔬少吃肉”对于心血管疾患是好是坏,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如果本身就有心血管病史,那么可以通过减少肉类摄入、同时多吃蛋奶的方式来辅助增益心血管,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遵循医嘱服药,并且定期前往医院复查,避免病情加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