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普通人如何预防结核病?这五大误区需了解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时间:2022-03-25 11:03:49

昨天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年来,全球每年发病人数1000万,我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80万,肺结核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和死亡数均排在第2位。

然而,公众仍然不太了解这个“古老的疾病”,甚至有人一度认为结核病早已被消除,甚至有的患者心存侥幸,拖延治疗,耽误了最佳时机。对结核病的无知,或许是防治结核病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专家指出,结核病初治病人的治愈率高达95%,切勿因为无知和恐惧回避治疗。

大学毕业的他害怕丢工作,得了肺结核没有立刻治疗

“肺结核不是早就消除了?我怎么会得肺结核?是不是误诊?”一位患者的三连问,让河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三病区主任医师史慧敏非常感慨。

前段时间,她接诊了一个小伙子,两年前出现持续咳嗽的症状,去综合医院拍片子后,初步诊断为肺结核,医院建议他去专科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小伙子大学毕业刚找到工作,一方面心理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害怕肺结核影响工作,于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进行进一步诊疗。

直到一年前,小伙出现咳血症状,才引起重视。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检查后,发现其肺组织空洞、毁损已经非常严重了……

“肺组织无法恢复,被破坏一点就会少一点,治疗可以杀死结核菌,但是会造成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的纤维化,以及结核病后遗症引起的继发感染、免疫功能下降等,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史慧敏回忆,小伙子当时也挺后悔的,一直叹气,说自己不该为了工作耽误治疗。

肺结核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2周以上,以及发热、盗汗、乏力等。传播途径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排出的飞沫被周围的人吸入,从而感染。

史慧敏提醒,结核病初治病人的治愈率高达95%,一旦确诊要及时治疗,要对治疗充满信心,尤其是年轻人,千万不能因为工作等原因回避治疗,得不偿失。

全球每年结核病发病人数1000万,20岁至25岁学生群体高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慢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犯人体任何部位,人体除头发和指甲外都可发生结核病。河南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预防控制室主任孙建伟进一步解释,如侵犯肺脏,就叫肺结核;如侵犯骨骼,就叫骨结核等。肺脏是最常被侵犯的器官,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迄今为止除新冠肺炎外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

过去人们常说的“十痨九死”,是对肺结核患者悲惨结局的真实写照。直到1943年链霉素研发成功才迎来了攻克结核病的真正转机,随后,多种抗结核药物相继问世,结核病的治疗取得突破进展,患者生命因此得到挽救。

目前,结核病依然是世界范围内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年来,全球每年发病人数1000万,我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80万,肺结核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和死亡数均排在第2位。

孙建伟介绍,年来,我省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4万例左右,其中,从别上看,男约占70%,女占30%;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岁到25岁、60岁到75岁的群体;而从职业分布情况来看,72%为农村居民,学生占6.4%。

记者注意到,在20岁左右这个群体,大多是高中以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他们为何成为高发人群?孙建伟解释,学校属于人群聚集场所,肺结核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长期存在,极易造成聚集疫情。同时,学生结核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甚至无自觉症状,容易被学生、家长和学校忽视,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抵抗力低,加上学压力比较大,容易发生结核病。

新冠来袭,对结核病防治有利有弊

事实上,虽然新冠疫情广受关注,但每年全球结核病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结核病比新冠肺炎致死更强,被称为“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杀手”。

当孙建伟向别人提到自己的工作时,很多人会调侃并发出疑问:“那你工作不忙吧!现在哪还有结核病?”这是对结核病的很大误解,孙建伟说,结核病远远没有像新冠肺炎一样得到重视,究其原因是与两者传播速度和潜伏期有一定关系。

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很快,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短时间内暴发流行导致的社会影响极大。

而结核病是一种慢传染病,潜伏期长,有的人受到感染后可以在几个月内发病,有的可能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当抵抗力下降时才发病,“约90%的人感染后一生中不会发病,仅有5%~10%的人发病,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感染者已经毫无知觉地传染给周围人了。”

提到新冠对结核病防治的影响,孙建伟表示,积极影响在于,现在全民对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意识加强,新冠防控的手段和措施,对所有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效,因此我省两年肺结核发病率有所下降。

但不利影响在于,疫情使一些患者中断治疗,没有办法及时复诊、复查,“普通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患者必须坚持治疗才行”。

关于结核病,这五大误区需了解

误区一:结核病离我们很遥远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明,结核病一度得到控制。但十余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杆菌,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

误区二:结核病是穷人的“专利”

结核病早已不是穷人、营养不良者的“专利”。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特点:疲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体质较差;部分人对低热、咳嗽、盗汗等症状不重视,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办公或学环境空气不流通,也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误区三:肺结核难以被发现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家人等),应定期进行筛查。

误区四:结核病治不好

即使患病,只要足够重视,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误区五: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过早停药好比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当免疫力降低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更重要的是,不正规治疗容易导致结核菌耐药,增加治疗难度。

相关链接

普通人如何预防结核病?

1.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并及时洗手,不随地吐痰,不距离大声说话。

2.如果要去人多、空气不好的地方,建议戴口罩。

3.良好的饮食、生活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不要熬夜!

4.保持室内通风。1~5um大小的结核菌微滴可以在空气中飘荡长达5个小时,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这些背时的结核杆菌飘起走,真的很重要。

5.新生儿要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无毒的牛型结核菌活菌疫苗,接种后可以让没有受过结核菌感染的人,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免疫力。(记者郑超)

关键词: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预防结核病 五大误区 十痨九死